又有3名芯片高層落馬 中國芯片業地震內幕
-
【大紀元2022年08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駱亞、程靜採訪報導)中國芯片業高層、華芯3名高管今天(8月9日)被調查。消息稱,習近平對半導體業投資千億美元,技術卻獲未突破感到惱火,預計落網的人愈來愈多。分析認為,因為運作機制問題,中共撬動巨額資本,芯片大躍進卻成一地雞毛。
芯片國企大佬近期集體落馬
據中紀委國家監委網站8月9日消息,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原總監杜洋、投資三部副總經理楊征帆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經中紀委國家監委指定管轄,目前正接受中紀委國家監委駐工信部紀檢監察組紀律審查,北京市監委監察調查;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投資二部原總經理劉洋(非中共黨員)涉嫌嚴重違法,經國家監委指定管轄,目前正接受北京市監委監察調查。
公開資料顯示,杜洋1977年生,復旦大學中文系學士學位、先後在日本、英國、清華大學獲管理碩士學位。先後任職中國銀行、國家開發銀行;2014年參與國家集成電路投資基金(大基金)組建工作,並參與發起設立華芯;2018年,發起設立上海半導體裝備材料基金。
劉洋1981年生,碩士研究生學歷。先後在西門子(中國)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國華電力分公司戰略發展部任職,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國開金融基金一部擔任資深副總經理。
楊征帆1981出生,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計算機系碩士學歷。先後在清華同方威視產品開發部、央行瀋陽分行,開元(北京)城市發展基金任職;2014年12月起歷任華芯高級經理、資深經理、投資三部副總經理。楊征帆目前在多家上市公司任職。
自7月中旬以來,已有3名中國芯片行業高管被官方通報調查,包括中共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原司長、芯片大基金總經理丁文武;管理芯片大基金的華芯原總裁路軍;原工信部部長肖亞慶。
還有3名傳出被帶走接受調查並失聯的,包括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和前總裁刁石京;芯片大基金旗下的深圳南山鴻泰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人王文忠。
這6人都與俗稱「芯片大基金」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密切關聯。
公開資料顯示,芯片大基金是在2014年6月由國開金融、中國菸草、亦莊國投、中國移動、紫光通信、華芯投資等企業發起。大基金一期募資1,387億元(人民幣,下同),2018年5月全部投資完畢,覆蓋製造、設計、封測、設備材料等領域企業。2019年設立的二期基金募資2,041.5億元,重點投資半導體設備和材料領域。
落馬內幕:巨額投資打水漂 中南海惱火
中國近年來傾「舉國之力」發展芯片產業。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近期到湖北一家芯片業公司考察,稱目前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刻不容緩」。
日前彭博社引述消息稱,高層官員上個月審查半導體業的報告時,發現行業技術進展可能被誇大了,許多投資並無取得成果。
中國每年1,550億美元的半導體需求依賴進口。儘管中共國家科研院所等在光刻機方面付出大量努力,但光刻機仍由荷蘭ASML主導,日本仍控制關鍵化學品光刻膠供應。
報導說,過去10年中共投入上千億美元資金,加上美國在技術上不斷收緊限制,這令中共高層很是惱火。
近年來,在美國的制裁下,中國無法獲得生產最高端芯片的EUV製造設備,也缺乏先進的設計軟件。中國目前的水平在14納米,與國際領先水平有2~3代的代差。
今天(9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一項兩黨立法《芯片和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為美國國內半導體行業提供2,800億美元,以對抗中共經濟脅迫,贏得競爭、加強國家安全。
時事評論員唐靖遠對大紀元說,這波芯片反腐浪潮的本質,就是當局意識到自己在中美芯片競爭格局中已經落入下風、有被三振出局的危險了,因此必須有人來承擔這個罪責。
唐靖遠說,最高層的決策者面臨著中美競爭的巨大政治壓力,而大基金這樣的巨資投入遲遲得不到預期回報,高層需要追責,這種壓力傳導到下面,必然以反腐形式進行清算,同時也等於推卸掉自己決策錯誤的責任。
撬動巨額資本 芯片大躍進成一地雞毛
清華紫光集團號稱「國內最大的集成電路企業」,僅僅風光了7年,曾揚言要收購台積電和聯發科的紫光集團2021年7月9日宣告破產重組。
2014年,芯片大基金成立半年後,首個大規模投資對象就是紫光集團。
紫光2014年起大舉併購戰略擴充版圖,先後併購展訊、銳迪科兩家IC設計廠商,又入股硬碟廠威騰電子合併儲存快閃記憶體大廠晟碟(SanDisk),並收購重量級的美光,短短兩年就砸下九十億美元投資,還傳出要入股台灣系統的封測廠矽品、力成、南茂,欲逐漸建構產業垂直版圖。
網易財經作家關不羽分析,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就是房地產思維的「買買買」,大舉併購,豪擲千金。被冷眼旁觀的郭台銘一語道破「不過是個炒股票的投資者」。
紫光集團只是製造中低端芯片,未能造出過可以解決所謂「卡脖子問題」的高端芯片。
關不羽說,如果不是房地產調控導致紫光的地產板塊崩塌,資金鏈斷裂,紫光集團的「一芯三吃」(資本紅利、土地紅利、產業政策紅利)的饕餮盛宴還會繼續。
另一個曾聲名大噪的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曾經從台積電挖來了眾多高端人才,也進口了阿斯麥爾的先進光刻機,唐靖遠說,硬實力軟實力都有了,但最終徹底爛尾,一地雞毛,原因就在於運作機制問題。
關不羽表示,芯片大基金牽頭,從銀行到地方政府再到各大企業,「全民造芯」運動數千億、上萬億的錢燒進去了,小小芯片竟然成了個天大的漏勺。
分析:中共國家隊模式在芯片業難以成功
問題出在哪裡?唐靖遠認為,中共決策者最大的誤區就在於,以為砸錢就可以搞定一切並達成獨家壟斷,這與芯片產業本質相悖。
他說,大基金模式實際上就是中共典型的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所謂「國家隊」模式,在某些領域、尤其是一些傳統粗放型產業領域,可能起到人多錢多力量大的優勢,並產生彎道超車效應。
「在芯片這樣高度產業細分及高度專業化、集成化的領域」,他說,「中共的國家隊模式就難以成功,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做到芯片產業完全國產化,中共國家隊模式就是違背芯片行業基本運作規模的產物。」
華裔學者李恆青也表示,中共一直有個錯誤認識,叫「後發優勢」也叫「彎道超車」,說發展的晚,直接抄過來就好了,可以避免其它西方國家在早期出現的問題。但實際上是後發劣勢。
澳洲華裔經濟學家楊曉凱跟中共御用經濟學家林毅夫曾有一次公開辯論,林毅夫一直鼓吹後發優勢,就是抄襲、超車,但楊曉凱說,實際上後發是有劣勢的,就是做夾生飯,而且到一定程度就走不動了。
對芯片國家隊走向房地產,唐靖遠認為,相關決策者為了政績,只能搞瞞天過海之計,將資金投資到房地產或金融等其它暴利行業,導致需要長期投入的本行反淪為配角,這是中共體制的痼疾。
「這種模式貫穿了每一個領域及每一個層面,一旦決策者被政治正確或政治需要所綁架,決策政治化、違背基本的科研規律,結果必然就是弄虛作假、黑洞爛尾來收場,這不是換個人或換個班子就能解決的。」他說。
責任編輯:李穹#
-
習主席說:中國加速加起來
-
@沒人轉生 習維伲爸爸發飆了
-
對岸也太可怕 不合主席的意就會被抓走
-
砸幾億都沒用吧 外國不賣最核心的設備 自己弄也弄不出來
-
惹維尼生氣就gg了
-
大陸真是土豪 只要有錢就行
-
芯片大躍進時代到來~
-
大陸資本太雄厚了 想幹嘛就幹嘛
-
2-7奈米發展的都是軍功產業~ 民生需品根本沒幫助~
中國現在進度在14奈米~ 哪個國家比較需要14奈米的衍生品? 非洲,但非洲的殖民一直以來就是西方世界~
7奈米的衍生品台灣日本韓國都能做~
所以怎麼掏空國庫??? 領補助 然後otc 進貨到中國經銷改標籤中國製 -
主要半導體材料把握在日本手中,而關鍵機台 五大設備商幾乎都美國或歐洲國家
你沒設備挖再多人才都沒有用
以半導體對手來說,中國肯定排在韓國美國後面 -
也太慘了吧 有夠可怕
-
已經不知道花多少錢想搞搞不起來了
-
美國讓你以為做的起來再讓你絕望
-
沒有能力 你怎麼逼迫還是生不出來啊
-
我覺得15年內中國半導體會跟上台灣,不會超越,但水準可能會接近,台灣政策跟薪資架構再繼續墮落吧,時間問題而已
-
感覺滿正常阿 你丟了多少錢進去 沒成果 難保證你是不是偷錢了
一切都是美國的陰謀阿~~ 到處偷晶片技術 就是怕被超越
GDP也是一直偷加一些沒用的收入來讓自己保持第一 -
對岸的水實在太深了!國家扶持的都很恐怖
-
這樣的環境還想被統一嗎呵呵
真的是不要來拖累我們餒 -
对啊水太深了,这内幕不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