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柯克槍擊案:31歲的MAGA明星之死,槍手尚未落網...美國政治暴力的無解輪迴?

時事台
1 1 77 1
  • 太平紳士 超級會員 萬人愛戴

    美國著名的保守派意見領袖——查理.柯克(Charlie Kirk)——於9月10日在猶他州的猶他谷大學(UVU)校園巡迴演講時突然遭到槍擊,不幸當場身亡。截至美國當地時間10日晚上,犯案的槍手仍未落網,目前都沒有任何關於槍手身份與作案動機的線索。年僅31歲的柯克,是全美知名的MAGA陣營網紅,素以犀利的辯論聞名,被保守派與川普支持者們奉為「碾壓左派、打倒覺醒」的明星;柯克創辦倡議組織「美國轉折點」(Turning Point USA),也經營多個 Podcast、TikTok等社群平台,每一個平台都有超過上百萬的粉絲群眾,影響力極為廣泛,也是川普重要的盟友之一。

    這次的槍擊案再次震驚美國,引發了政治暴力不斷發生的焦慮。柯克的支持者們一方面感到錯愕與悲痛,另一方面也將矛頭對向反柯克的「進步派、左派、覺醒仔」陣營。目前槍手還沒落網,身分與動機尚未明朗;近年來美國多次發生的政治暴力、校園槍擊案,在政治情緒激化與撕裂之下,可能也陷入了難以解決的暴力輪迴。

    包括柯克槍擊案在內,近年來美國的政治暴力事件增加,2024年7月川普在競選集會上遭槍擊引起全球譁然;沒想到2個月後的9月15日,川普在佛州的高爾夫球場又遭遇一起刺殺未遂事件。2025年4月,民主黨籍賓夕法尼亞州州長夏皮洛(Josh Shapiro)的宅邸,在慶祝猶太人逾越節的第一夜遭到一名38歲嫌犯縱火;同年6月,明尼蘇達州議員及其丈夫在家中被暗殺。

    其他有關於政治的暴力事件,還包括2024年5月UCLA校園內部聲援巴勒斯坦的團體,遭遇親以色列的人士持武器攻擊、破壞帳篷的事件。2025年6月2日在科羅拉多州,要求哈馬斯釋放人質的遊行,也遭到燃燒彈襲擊。

    在柯克槍擊案之後,其中一個爭議點是擁槍派與管制槍枝派的意見分歧,之中也有人以柯克支持擁槍、反對管制的想法,來對比柯克最後竟遭遇槍擊的不幸。然而無論對於槍枝政策的想法為何,目前都無法證成與此次槍擊案發生的因果關係,也不代表擁槍派就應該死於槍枝暴力。

    《轉角國際》專欄作者謝達文在2025年1月專文〈美國英雄的B面:武裝手段浪漫化與政治暴力的傳承〉中,針對接連的政治暴力事件分析美國的精神脈絡——美國的歷史上發生過多起政治暴力事件,多位總統死於刺殺、有好幾人遭遇暗殺未遂,20世紀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無論其立場政治光譜,也都相繼死於刺殺。而背後的原因,可能與獨立革命與私刑正義的浪漫化有所影響。

    但無奈的是,政治暴力事件、校園槍擊案的發生頻仍,其負面影響,其一可能導致民眾對類似事件越感疲乏與麻木,其二也可能讓政治撕裂的情緒激化,不同陣營之間的仇恨和對立感,陷入難解的輪迴之中。

    ──────────────────────────────────────────────────────────────────

    儘管事件發生在遙遠的美國,但它所折射的人性問題卻離台灣很近。兩派對立的角力、極端行動的升溫,乃至有人對死亡肆意歡呼,這些景象令人不安。
    意見再如何相左,也不應將人的死亡視為慶典。立場可以對抗,但人性不該因此泯滅。

VooFd緊貼最新話題No.1最自由討論區,無需註冊Google賬號一鍵登入!我們重視用戶私隱,更不追蹤出賣會員資料,擁有隨時一鍵刪除帳號權利,讓您自由自在暢所欲言無所顧慮。
使用條款及免責聲明 - 私隱政策
重要聲明:VooFd (“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VooFd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