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組織系統上的bug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三權分立的理由和政府組織的關係?
首先是立法院-修正法條及民意的代表「監督者」
再來是行政院-訂定國家事務及其「處理者」*行政院訂定國家事務後編預算 ->
立法院審完預算後沒問題就通過 ->
這時會出現2條路-- 行政院做得好 -> 沒事
- 行政院做不好 -> 領導者(行政院長)下台以表達究責
接者"總統"又再任命新.行政院長
然後再次回到*的流程而這時會多出一個
3. 行政院做不好 -> 立法院提不信任案逼行政院重組後 ->
行政院長可以向"總統"提出「解散國會」然後民意的代表們全部重組,一切歸零
而那個可以一直任命行政院長的"總統"全身而退這…WTF???
我的看法是:
做事的人(行政院) 所作所為也是聽老大(總統)的話做
(因為總統任命院長,再由院長組織底下的人而成行政院)
小弟們做不好,而老大竟然拿擋箭牌(行政院長)出來擋死
接者再讓行政院長行使解散監督者(反對老大的人)
然後老大全身而退這也未免太扯了吧???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臺灣法律規定的政府系統有什麼看法?
尤其是現在選舉也快到了,大家要好好審視後再投給心目中的參選人哦,他們的權力真的很大,隨心所欲投也可能沒辦法讓民意代表幫你謀福利了(這才是民代的價值呀!) -
我的看法!!!
在這討論這個不合適
尤其不要選舉快到才會出現這種議題
如果有心,多注意台灣身邊大小事,政治上一般人無法決定無法改變,我們能改變的就是身邊的事 -
這邊討論政治比較不適合囉
-
真假辣,我看板規有寫可以討論政治議題才打這篇文的,而且我已經把色彩都拔掉了
就單純討論法律制度下影響的政府體系是否有漏洞
想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這個我認為不合理的設計😨😨 -
@達叔 在 政府組織系統上的bug 中說:
這邊討論政治比較不適合囉
@陳應壽 在 政府組織系統上的bug 中說:
真假辣,我看板規有寫可以討論政治議題才打這篇文的,而且我已經把色彩都拔掉了
就單純討論法律制度下影響的政府體系是否有漏洞
想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這個我認為不合理的設計😨😨禁止種族性別等人身攻擊
發佈內容請針對問題討論
禁止散播虛假未經證實內容
沒有不能討論政治,
這裡可沒那麼小心眼
只要遵守以上幾則重點規則以及版規就好 -
@陳應壽
我們是說不太合適不代表不能討論
討論的這種不是我們接觸到的事情,就算我們討論出所以然好像也無法參與或是讓其改變,不是不參與政治是參予了又如何,依然要繼續工作,依然貪官繼續貪,惡鬥繼續惡鬥,今年誰上就鬥誰,輪迴鬥鬥樂,不如關懷身邊需要幫助地方上的人,身邊的親朋好友,讓大家把自己力量擴散出去讓更多人受到幫助多少都是原本一般基層的因為一些事情站出來選成了,當上了地方官,到後來腦袋都變了(笑
-
這套已經被玩得滾瓜爛熟了,反正有人背鍋下台就沒事,還可以去別的地方繼續混
我們人民還是過一樣的生活,罵一樣的政府,選一樣的總統,不管誰是領導人、監督人都一樣啦 -
台灣體制就變成類雙首長制,對雙首長制的批判之一就是總統有權無責,但這裡的責任應該是指法律面的,一般來說執政黨出事還是會罵總統。我覺得最好是選制改一改,總統跟立法院應該錯開兩年選,這樣才有人民監督的效果。
-
@梅川內伊甄濕 不知道是不是我年紀還算輕,我對這種事還保有熱情,即便知道現實層面如此,但也希望大家至少有這樣的意識在,畢竟求學時一定聽過"你不管政治,政治也會管你"嘛😂
-
@anyone 我很想回答怎麼解決,但會透露出政治色彩🤣
我是覺得至少人民要意識到這個畸形的制度,並且不是不能改,只是很難win now -
@數加三 滿有道理的,總統跟監督者同時間選,有可能讓人民因為上期的失望而全部轉投另一個政黨
但我覺得跳脫政黨更重要,因為被黨集中的資源可以被分散,相同利益的人們才會為了同件事努力,而不會委屈於權力者 -
總統可以被彈劾 也可以被罷免 只是實際上門檻很高
但若易於罷免將造成政府不穩定
你想想如果某任總統決定要蓋一條新的高速公路
蓋下去後被罷免 新任決定停止計畫
如果這種事情頻繁發生是否會造成過高的社會成本呢?
另外若立法院被解散後 產生新民意
則有一點點機會達到罷免門檻
所以也不是說總統100%可以安全下樁
只是因為立法權同時肩負很多問題
因此在選舉時不會被單純考慮制衡總統的問題另外我認為民意代表“謀福利”才是政府的bug啦
民意代表應該是好好執行監督政府的任務
而不是搞什麼選民服務 幫人民謀福利
服務人民應該是“行政”單位的事才對
例如 市長推動市政 議員應該是要挑出問題所在
而不是沒事就喊加碼 或是說怎麼沒蓋這個沒蓋那個的 -
其實台灣法律面臨其中一個很大的障礙就是修法困難,
最高法律-憲法的修改標準過高,
而憲法內容又無法與時俱進,
很多這種行政上的BUG就因為有法的保障才得以禍害至今。
每個執政者都深諳此理,
就像遊戲出BUG運營又不去修,
結論就是玩家都開始濫用BUG獲取利益。一樣的道理。
-
從以前的馬到現在的蔡,
都是至少三、四權在握,
不管三權還五權分立就只是個笑話而已。
再加上身為第四權的媒體甘願當政客養的狗,
台灣政治基本上是沒救了。 -
@leo258888 就是這個總統難被罷免才覺得這個設計不合理
這篇文單純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就是修法讓行政院長的任命從總統身上拔掉,換回立法院,讓做不好的院長為國會負責
但因為台灣玩內閣制卻又讓總統有權"間接"組織行政權(再美其名說自己是混合制)
事實上這會讓總統能夠操作整個國家運作,尤其國會又過半的話然後謀福利有點被我簡化了啦XDD,這種福利也可以是「你家旁邊工廠排放廢氣或汙水,當你訴求行政權去處理而沒回應時(事實上很常發生),可以讓民代(立委、議員等等)去施壓,找人去督該工廠」
然後我個人感覺市長應該算民代(?的一種形式,因為是民選的,市政團隊才是行政,只是市長這種層級的選舉(總統也是),更多的是會傾向企業家(資金來源)而不是人民啦,所以才會有不是民代的錯覺 -
@Gamalu 唉這也是一點,這也算是歷史共業,因為國民大會可以組織憲法,才被亂搞成執政黨舒服利用的空間,最後大家都擺爛,要爽一起爽了
-
@ETT 其實我的前提是跳脫政黨啦,當人民有這樣的邏輯時,所選出的是真正代表自己訴求的民代,讓民代為了實現你及他自己的訴求而做事,只是參選人跟企業家掛勾太深了,形成迴圈
光是要花一堆錢才能選上就已經很難讓民代去為人民做事,沒辦法把成本賺回來,誰要做?
只能靠傾向財團或做黑的來把錢賺回來,唉唉 -
哦我懂你的意思了XD
確實立法院最多只能和行政院長同歸於盡,對總統來說算是不痛不癢,再任命一個就好,
但在台灣也還沒發生過不信任投票,
畢竟就像前幾樓提到的,
總統和立委一起選,基本上同黨囊括行政立法機率太高,自然難有不信任案出現,
我記得好幾年前就有總統立委交錯兩年投票的聲音出現,
但終究沒下文,畢竟目前得利的政黨不可能修法讓自己未來更難選的,
只能期待以後真的出現認真想好好做事的人出來改革吧,才有改變的機會,
但我想這種人基本上一出現就會被抹黑到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