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嚴峻憂滅國 多地頻出招谷生B

  • 活躍會員

    生育率下降、老齡化問題加劇,少子化是全球大部分國家面對的共同現象,亞洲地區尤為嚴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顧問森雅子擔心,若然日本出生率急跌的情況未能扭轉,日本將會「滅國」!全球許多國家或地區都推出一系列鼓勵生育措施,為求力挽狂瀾。

    儘管聯合國《2022年的人口展望報告》預測,世界人口將在未來一段時間持續增長,估計由2022年預測的80億,至2100年會增加到104億,但增長速度正在放緩。細看人口增長的原因,主要是人的壽命愈來愈長,導致死亡率降低,生育率預計還會進一步下滑。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世界概況》(The World Factbook)統計,在227個地區或國家中,過半數地區生育率低於2.1,即未能達致正常更替水平。生育率排名倒數前5位的全都位於亞洲,分別為台灣、南韓、新加坡、香港及澳門;內地則位居第211位。少子化意味着勞動人口逐漸減少,對社會結構、經濟發展等產生重大影響。

    內地:開放三孩生育政策

    現況: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底內地人口總數有14.11億人,一年之內減少約85萬人,是61年來中國人口首次出現負增長。全年出生人口956萬人,出生率為6.77;死亡人口1,041萬人,死亡率為7.37;自然增長率為-0.6%。

    作為全球增長的主要引擎,內地人口結構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已成為投資者不容忽視的因素。自改革開放後施行的「一孩政策」,讓內地享受了人口紅利的好處,如今勞動力老齡化和少子化日趨嚴重,政府只好開放生育推出「三孩政策」,以求帶動經濟,增加未來勞動力。

    助父母減輕負擔

    內地各個地方政府因應推出政策鼓勵民眾生育,當中少不了金錢支援。杭州為補助生育二孩、三孩的夫妻,將向二孩家庭發放一次性補助5,000元人民幣、三孩家庭一次性補助兩萬元人民幣;山東濟南向今年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發放600元人民幣育兒補貼,直到孩子滿3周歲。

    哈爾濱去年底出台方案,按政策生育第3個子女的家庭,每月每孩發放育兒補貼1,000元,直到子女滿3周歲。

    「金援」以外,廣州於今年3月1日起,父母新增10日育兒假期。在選擇公租房戶型時,對於有未成年子女的三孩家庭,按規定給予優先保障。

    內地政府也提出要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免除父母的「後顧之憂」,例如提出要推動建立普惠托育服務體系、促進嬰幼兒場所及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等,減輕家庭負擔並提高生育意願。

    新加坡:重金獎勵兼助置業

    現況:新加坡的總生育率自1980年以來就呈下跌趨勢,目前生育率約為1.1,即每名婦女生育1.1個孩子。有調查顯示,已婚人士不願生育或多生孩子的原因,依次為經濟負擔(64%),覺得已經生育夠多孩子(50%),在本地養育孩子壓力大(49%),以及難以兼顧家庭與工作(34%)。

    新加坡人力短缺問題日益加劇,除了利用移民政策吸引人才,也需要提升生育率填補。與很多國家一樣,新加坡在2023年財政預算案中決定提高補貼,重金獎勵生育。政府也從締造有利生育的環境上着手,提出增加父親的有薪陪產假、育嬰假,協助年輕夫妻置業等方案,給予家庭更多工作彈性,嘗試緩解最影響生育的住屋問題。

    派發直至6歲半

    自今年2月14日起,新加坡每一個新生兒都能額外獲得3,000坡元的嬰兒花紅現金獎勵(Baby Bonus Cash Gift),無論是第幾胎都適用。這意味符合條件的第一胎和第二胎孩子,嬰兒花紅現金獎勵將從目前的8,000坡元增加至1.1萬坡元;從第三胎開始,現金獎勵從目前的一萬坡元升至1.3萬坡元。這個嬰兒花紅現金獎勵的派發時間,亦由原先的嬰兒出生後首18個月內,延長至孩子6歲半。

    為了讓家長平衡工作和家庭,2024年起新生兒父親的有薪陪產假,將從兩星期增加至4星期;育有兩歲以下孩子的在職父母,每人每年可申請的育嬰假從6天增至12天。住屋方面,政府會幫助40歲以下夫婦和有子女家庭首次置業,申請購買組屋時更可有額外抽籤機會。

    南韓:銀彈攻勢補貼父母

    現況:南韓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每名南韓女性生育由一年前的0.81降至0.78,為1970年有紀錄以來最低。去年只有24.9萬名嬰兒出生,按年減少4.4%,並且連續7年下滑。

    為了挽救低迷的生育率,南韓擲下「銀彈」攻勢催谷生育。自2023年起,南韓政府向有零至兩歲嬰兒的南韓父母,每月發放更多的育兒補助。

    凡是家有一歲以下嬰兒的家庭,每月可獲得來自政府發放的70萬韓圜補助,一歲以上至兩歲以下的幼兒家庭,每月補助35萬韓圜。換言之,家中有零至兩歲幼兒的家庭,首年可向國家領取840萬韓圜,第二年再領取420萬韓圜。

    明年加碼月派6千

    南韓總統尹錫悅去年宣布計劃加碼,到2024年時再提高補助額度,減輕新手父母的經濟負擔。有零至一歲嬰兒的家庭,每月可獲得100萬韓圜(約6,000港元),一至兩歲幼兒的家庭,每月則可獲得50萬韓圜,相當於嬰兒一出生就穩袋年薪1,200萬韓圜。

    南韓當局承認,過去16年共耗資280萬億韓圜(逾2,000億美元)鼓勵民眾生小孩,但似乎仍無濟於事。有批評斥責南韓政府只懂砸錢,卻不着手解決樓價高企、年輕人就業難、教育成本巨大等深層次問題,再大灑金錢也只是枉然。

    台灣:擴大試管嬰兒補助

    現況:台灣內政部2022年人口統計顯示,人口數量約2,326萬人,按年減少11萬人。去年累計出生人數為13.89萬人,再創歷史新低;死亡人數20.72萬,是連續3年出生人數低於死亡人數。

    台灣目前是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地方,雖然政府有優惠鼓勵措施,惟生育率仍持續下降。鼓勵生育優惠措施除了發放生育津貼、托兒費用及結婚補助之外,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也包括在內。

    不孕症比率達15%

    台灣各縣市政府也有提供生育津貼,不同縣市金額不同,首胎金額最高可達3萬元新台幣,港人較熟悉的台北市、新北市生育補助金都是每胎兩萬元新台幣。

    此外,一般台灣的打工仔都享有政府的社會保障,符合資格的父母都可以申請生育給付。

    現代人晚婚、遲育的趨勢衍生出不孕問題,不孕症在台灣有15%左右,政府就此擴大人工生殖補助方案「催生」。

    除低收及中低收入戶維持每次最高補助15萬元新台幣外,一般不孕夫妻首次申請最高補助10萬元新台幣,再次申請者最高補助6萬元新台幣,並依各範圍療程給予不同補助額度。

    日本:未來3年集中應對

    現況:新冠疫情打亂了不少日本人的生育計劃,日本新生兒數量繼續下降,當地人口數量已從2008年1.28億的高峰,下滑至1.24億。據日本厚生勞動省2月統計數字,日本2022年出生人數降至80萬人以下,創歷史新低;死亡人數則為158萬人,幾乎是出生人數的兩倍。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伴隨出生人數減少,人口危機加速發展。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警告,未來6至7年是日本扭轉低生育率的最後機會。岸田3月底交代了少子化對策,提出把今後3年作為集中應對期,將制訂針對兒童和育兒支援的具體措施。

    目前,日本出生的嬰兒都可以領取兒童津貼,但部分高收入家庭未能享有此福利。最新草案建議,取消兒童補貼的家庭收入限制,並調整支付期間,由初中畢業延長至高中畢業,具體金額再作討論。

    上調男士育兒假

    政府將提高育兒假的收入補助率,在產後一定期間內,男女的育兒休假津貼將實際增加到休假前到手工資的全數;同時力爭上調男士育兒休假率目標,希望到2025年達50%、2030年度提高至85%。

    日本政府還會成立「兒童家庭廳」,全面負責兒童的醫療、保健、福利、教育,並設置專門的內閣大臣,冀藉着這個部門令人口問題得以解決。至於學校供餐、擴充高等教育獎學金、保育所制度等議題,政府會在未來進一步探討。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少子化嚴峻憂滅國-多地頻出招谷生b-214500240.html

    連日本AV大國也怕會「滅國」,這問題真的要正視啊!
    難怪美國要禁止墮胎啦…


  • 除了經濟負擔之外,現在年輕人的想法上也是不想再多出小孩這一個負擔吧


  • 這些看起來都沒很吸引人欸


  • 但是養一個小孩 在台灣算很大的負擔
    台灣一年薪水可能漲一次 但是物價一年漲了好幾次 房價更不用說了 真心覺得養寵物真的比較好


  • 在台灣養一個小孩的成本蠻高的 覺得政府推動生育政策應該要再確實一點

  • 正式會員

    少子化那就不要生啊等人類滅絕

VooFd緊貼最新話題No.1最自由討論區,無需註冊Google賬號一鍵登入!我們重視用戶私隱,更不追蹤出賣會員資料,擁有隨時一鍵刪除帳號權利,讓您自由自在暢所欲言無所顧慮。
使用條款及免責聲明 - 私隱政策
重要聲明:VooFd (“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本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VooFd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